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高级研究员 > 刘志勤专栏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本文刊于4月17日环球网。
据报道,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迫于来自“美国的压力”,同意将提高世行给中国贷款的利率,以增加中国的融资成本。据说,美国有关人士希望世行能更多帮助那些真正需要贷款的国家,而中国似乎已经不属于享受世行“优惠贷款”的标准国家了。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始终和包括世行在内的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从它们那里获得许多急需的发展资金。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些“优惠贷款”的确解决了中国一些项目的燃眉之急,使不少企业和地区获得发展的推动力。
正如一些西方经济界人士所说的,中国与世行之间的合作是平等的,是互补的,也是互利的。世行在中国的贷款成功地保证了该行的贷款回报,并且提升了世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使世行的主管官员能够有机会和中国政府交流相关的改革建议和措施。中国目前已经是世行第三大股东,期望在世行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得到加强,这些需要和世行展开更坦诚、更有效的合作才能做到“双赢”。
美国政府要求世行提高给中国贷款的成本,背后有着十分复杂的心态。其主要目的是千方百计地要把中国挤出“发展中国家”队伍,强行给中国戴上“发达国家”帽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国政府双管齐下:一方面在WTO框架内散布中国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不能再沾发展中国家的光,需要尽到发达国家义务等言论;另一方面就是在世行系统内提出对中国贷款的限制条件。美国政府要在市场、金融两个“战场”上给中国的发展设置障碍,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减速”“降幅”,最终不会影响到美国自身的发展强势。这才是美国方案的真正目的。
世行不应当成为为某个国家利益服务的工具,而应是为世界人民服务的金融机构,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重要伙伴。
中国虽然已经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功,但是离一个发达国家标准依然差得很远。目前中国仍然有几千万人的生活水平低于联合国的贫困标准线,中国的脱贫工程似处在最紧张的时刻,依然需要获得国际上的支持,实现中国人民全面小康的梦想。这时世行如果提高中国的借贷成本,无形中将加大中国的负担,甚至会影响到某些与脱贫直接有关联的地区和项目顺利实施。这显然不符合世行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的初衷。
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决定了其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恭维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很容易让我们沾沾自喜,或受宠若惊。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处理好一切突发事件对中国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王 文 | 贾晋京 | 陈晓晨 | 曹明弟 | ||||
刘 英 | 杨凡欣 | 程 诚 | 陈晨晨 | ||||
卞永祖 | 王利明 | 裘国根 | 罗思义 | ||||
刘志勤 | 张燕玲 | 刘 戈 | 董希淼 | ||||
刘宗义 | 赵明昊 | 王衍行 | 朱伟一 | ||||
刘玉书 | 刘 典 | 姚 乐 | 陈治衡 | ||||
关照宇 | 张胜军 | 马光荣 | 李 戎 | ||||
彭晓光 | 刘 戈 | 梅德文 | 王 遥 | ||||
何亚非 | 周晓晶 | 吴晓球 | 陈甬军 | ||||
郑志刚 | 马 勇 | 赵锡军 | 张敬伟 | ||||
丁 刚 | 何茂春 | 黄仁伟 | 黄金老 | ||||
徐以升 | 林民旺 | 黄红元 | 章 星 | ||||
柯伟林 | 王 庆 | 周 戎 | 王 勇 | ||||
庞中英 | 金海腾 | 辛本健 | 陈 心 | ||||
汤 珂 | 阎庆民 | 陈雨露 | 李 巍 | ||||
安国俊 | 翟永平 | 吴思科 | 黄剑辉 | ||||
赵宏伟 | 马国书 | 戴 旭 | 黄 震 | ||||
华黎明 | 王义桅 | 文 扬 | 陈定定 | ||||
万 喆 | 文佳筠 | 宋荣华 | 庚 欣 | ||||
魏本华 | 何伟文 | 王元龙 | 张颐武 | ||||
赵昌会 | 寇志伟 |